原文:
...但是,諷刺的是,我認為學習障礙反而讓我成為更好的學生。意思是我在記筆記、讀書和寫作—這是學生生涯的三大技巧—必須格外優秀,才能彌補欠佳的聽解能力。我也變成一個充滿熱忱的激勵專家。我拒絕讓學習困難限制我的能力。待我完成學業之後,我已發展出包羅萬象的技巧、習慣,以及幫助我在校表現傑出的 思考方式—這些我馬上就會跟你分享! 然而,我希望分享的不是只有我的經驗。因此,我調查四十五位資優生,包括羅德獎學金得主、高中及大學畢業生代表、錄取耶魯大學法學院和史丹佛醫學院的學生、英特爾科學展決賽者,以及一位全美拼字大賽得獎人等等。我從這項調查學到的一件事,就是學業成功之道不只一條。
任何一個說他(或她)知道讀書「正確」之道的人,要不是在說謊,不然就是有優越情結。事實上,成為資優生的關鍵之一,就是認清自己怎麼學最好。另一個關鍵是要能適應每個特殊狀況。我希望提供升學業表現的建議、忠告和想法,而不是硬邦邦的規則。
最重要的是,它會幫你發掘對你最好的方法。
學業成績UP百分之三十的小秘訣:把夢想切割成可掌控的小目標
如果你在念高中,知道自己想上哪間大學嗎?如果你是大學生,有相中哪個工作或研究所嗎?更重要的是,你知道如何達成這些事嗎?詳細列出你的夢想可以 大大改變你的在校表現。多倫多大學一份研究指出,寫出並規劃如何達成目標的學生,學業平均成績提升百分之三十。報告顯示這些學生也比較不會焦慮和有壓力。關鍵在於把目標切割成可以控管的小塊。如果你的目標只是「進一流大學」,這樣是幫不了你的。反之,如果將它分解成極為明確的子目標—像是「1. 這學期要讓數學進步;2. 每星期練習一次學術評估測驗;3. 找老師幫忙寫推薦函;以及4. 加入樂團校隊—你會發現這樣比較容易實踐。
儘早研究你感興趣的學校和職業是個不錯的點子—最好提早幾年就開始—如此才能找出具體目標。如果你在念高中,就列出想念的大學,包括理想學校和安全牌學校。找出這些學校的學業平均成績均值(如果沒有,就找班級排名),以及被錄取學生的大考分數。如果你在念大學,打算繼續深造,也針對研究所做同樣的 事。
如果在美國,《普林斯頓評論》和《美國新聞及世界報導》(可上網找到)提供大學及研究所學程的排名和入學資訊,是很棒的資源。研究你想去做的工作有 何要求,問問這些產業的人怎麼準備。想找優質(而且免費)的各類工作介紹及其學歷要求,那就看看美國勞工統計局的《職業展望手冊》,可上網搜尋(點選索引 連結查看工作清單)。知道有哪些要求之後,也比較好為學業平均成績、課程、測驗分數、各項技巧等等設定目標—有了目標,就有動力。
不過,要是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想做什麼,也彆氣餒。(我念高中和大學時也是這樣—也許就是因為如此,我才從歷史唸到藝術史、考慮唸法學院,又再去念電腦科學。)許多學生對於選什麼工作舉棋不定,這時探索一下正是時候。別因為對未來不確定就感到茫然迷惘。想要保持動力,就把注意力放在較立即、近期的目標 上,像是:
- 盡力完成每科課程。
- 達成學校畢業要求。
- 準備申請大學或研究所。
- 申請實習或應徵工作。
- 準備大考。
即便對未來沒有具體計畫,各科也要盡力表現。不管最後你選擇追求什麼,好成績對你都有幫助。你會從各科學到寶貴技巧,至少唸完後,你會更瞭解自己喜歡什麼、不喜歡什麼。記住:別因對未來的不確定,讓現在的你手足無措。
世界頂尖資優生的動力有哪些?
「別太擔心成績,多擔心學些什麼。如果專注所學,基本上就會有好成績。如果專注成績,會把自己逼瘋。」—卡內基梅隆大學優等畢業生。瞭解資優生努力不懈的原因為何並不容易—但為了找出原因,我請受訪學生用一到十分,評估他們學業成功的各項歸因。調查結果如下表:
我們來仔細看看這些結果。
決心。這是高成就學生給分最高的因素,從這也可看出他們對學校的態度。他們大多數人的主要動力並非來自外在因 素,像是咄咄逼人的父母和老師,或是他們聰明絕頂、一切對他們理所當然。他們的動力來自內在—來自對成功的渴望。意志力加上努力讀書的不二法門(這是得分 第二高的因素),幫助他們攀上頂峰。
求知慾。大多資優生為的不只是成績。他們是真的在乎自己學到什麼。對世界很好奇是很重要的,那是一種想要瞭解事物的渴望。以我為例—我貪婪地閱讀各種書籍,維基百科是我最愛的網站,如果不一直學習,我就會覺得無聊、悶悶不樂。
自我壓力。跟決心一樣,這個高分因素反映出學生內心對成功的渴望。它的排名比父母及同儕壓力等外在因素高出許多。
企圖心。這也是一個得分頗高的因素;雖然跟決心很像,但比起當下,企圖心更專注最後成果。對許多資優生而言,拿高分很重要,因為這能幫助他們追求事業並達成個人目標。
聰明才智。好吧!沒人說聰明才智不重要,但它的重要性遠不如決心和努力讀書等因素。重點在於,你不必是天才,也能在學校表現突出;大多資優生也得努力讀書,才能有現在的成就。
家人支持和父母壓力。從表格可以看出,資優生將家人的支持,排得比老是要求他們拿A的父母還高。在我的調查裡, 絕大多數的人(約四分之三)表示父母很支持他們。只有百分之十八說拿好成績是受到父母的壓力,而百分之七的父母絲毫不在乎他們的在校表現。在這個所謂「虎 爸虎媽」(硬逼孩子在校表現傑出的父母)受到眾人高度矚目的年代,提出這點很重要。我調查的資優生裡,沒幾個有這樣跋扈的父母。
好老師。調查結果顯示好老師很重要,但對資優生而言不是極為要緊的因素。有老師啟發你、催促你全力以赴固然很棒,但你不能依賴這點。求學過程中,你可能會遇到幾個糟糕透頂的老師(我就遇過),所以你該準備好面對各種性格的老師。
同儕壓力。這點似乎不是挺重要的因素。有朋友挑戰你、讓你表現傑出或許有幫助,但大多資優生並不認為這是成功必不可缺的項目。再一次地,這些外在因素似乎不如學生自己下定決心想要成功來得重要。
聽聽其他資優生的建議
有些學生直到高中畢業後,表現才大有進展。想想這些大學資優生的動力為何。「我在大學時,因為打算念醫學院,所以才比較專注在拿高分。」—某大學第一名畢業生代表,現為醫師。
「我高中時懶惰又幼稚。我想自己比同學都聰明,幹嘛跟他們一樣努力?上大學後我拿了超高分。這是因為我努力讀書,還有我明白這不是只為自己。我是付錢去上課的,所以我得去上,就這麼簡單。」—耶魯大學法學院優等生。
「我一直到申請大學時,才發覺自己高中學業成就欠佳。我在一所競爭相當激烈的高中裡表現平平,直到在填大學申請表時,我才發現自己不想只當個『表現平平』的學生。申請大學時,我的自尊心受到極大打擊,但我需要這個刺激,至今我仍為此心懷感激。進大學後,我重新找到發揮自我潛力的渴望。再加上個性和讀書技巧都成熟了,讓我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大學生。」—紐約大學法學院學生。
動力是你畢生需要努力維持的東西,它不會一夕之間就出現,而是漸進、複雜、非常內在的過程。大多資優生內心深處有某種東西迫使他們成功。照我看來,動力有好壞之分。好的動力來自提升自我、發揮潛力的渴望,像是:
- 求知慾。
- 以自己的成就為傲。
- 想要全力以赴。
- 相信自己能靠努力做到了不起的事。
- 對自己期望很高。
- 設法為未來達成實際目標。
- 想比別人更好。
- 想獲得父母和老師的讚美。
- 害怕失敗。
- 若未達成目標,就有罪惡感,或覺得自己很沒用。
- 設法達成成功率低的狹隘目標,像是成為第一名畢業生,或是進入耶魯大學法學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