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文章一: 一些證實在多數情境下都有效的學習技巧。
金牌等級的有:
自我測試:也就是要自己出題目來測驗自己。近年來研究已經指出,考試對於學習的重要性,自我測試也是一種考試,涉及了主動提取的過程,所以對於學習是有幫助的。
分散練習:如果你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讀某個科目,那應該分成多次,例如分成兩天,每天讀半小時。分散練習能夠讓學習者獲得不同的情境線索,也可以降低因為長時間學習造成的疲勞等。
銀牌等級的有:
闡述式的審問 (elaborated interrogation):也就是說面對一個問題時,不應該立即被動的接受訊息,而是應該去思索,這個訊息是否正確。
自我解釋:去探索這個訊息和自身的關係,用自己的方式去瞭解訊息,才能深刻地把訊息記起來。
混合式練習:如果要學習多個不同的科目,可以交錯學習,因為在學A的時候,可能會誘發自己在學習B時沒有想到的點,促進兩個科目的學習。
不建議使用的技巧有:
盲目的畫重點:作者們並非要全盤推翻畫重點的重要性,而是認為若不正確使用,其實畫重點對於學習是沒有幫助的
被動式閱讀: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會重複去閱讀、記憶書本或筆記,但這樣的做法其實不如上述介紹的好方法有效。
心象學習:心象學習有時候是有幫助的,利用影像的方式來輔助學習,但如果太多訊息都是用聯想的,反而會造成混淆。
重點歸結:這個也是大家可能常用的方式,但目前不確定究竟是這方法有效,還是因為歸結後的內容比較少,所以有助於學習
關鍵詞記憶術:在學習新詞彙時,利用聯想個方式來做學習,有點類似心象學習,所遭遇的問題也和心象學習類似
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用了哪些不建議的技巧,以後可能要更審慎的使用;至於那些推薦的技巧,建議可以評估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,再選擇使用。
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在書寫時,我們有較多的肌肉運動、同時間需要進行較多的視覺空間處理,這些都是用鍵盤打字時較少需要的能力。裡面也提到了腦對於文字的辨識並非像對於顏色、動作一樣那麼原始,而是需要學習的。書寫的練習會影響文字辨識系統的形成。
雖然文章中提到不少證據,說明書寫相較於打鍵盤,會有一些好處,但我們處在一個回不去的時代,以後可能連鍵盤都不用打了,而是用口語輸入的方式。所以,書寫是重要的,但書寫可能需要轉變型態,這個能力才會繼續被傳遞下去。
文章三: JUMP
JUMP (Junior Undiscovered Math Prodigies)。這個課程中強調了利用下列的技巧來幫助學生學習數學:
1. 練習
2. 立即回饋
3. 數學解題策略
4. 將問題拆解
JUMP這個計畫和強調探索式學習的方式有些不同,作者認為過度探索式的學習,可能會造成過高的認知負荷,造成學生疲憊而無法習得該學習的數學能力。所以JUMP強調將問題支解,並且用循序漸進的方式,讓學童可以不害怕數學,進而習得數學能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