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

優文 關於抄筆記

 出處: 織田紀香

一般來說,會議或課程中,遇到要抄筆記時分成兩種情況:
1. 相當重要的 資訊
2. 可直接用的資訊


前者我用來提醒自己,建立思考脈絡的差異,特別是作為設計彼此思考差距的判斷標準。後者則是拿自己身邊的工作或生活大小事來舉一反三,尤其是某些知識或經 驗剛好我之前沒想過,別人提出來我就會立刻寫入待辦事項之中。還有,邊練習聽別人發言邊記筆記可以訓練自己的記憶力與專注度,特別是懂得在一場會議會課程 之中自動過濾與整理重點關鍵字、詞、組。

至於我認為對某些人來講,抄筆記無用論,是因為大多數人抄完筆記不懂得整理、複習。抄完了就結束交差,沒有再重新拿出來看過、讀過。這是最可惜之處。我曾 看過一位同事把筆記分三本用,一本當下聽著抄,一本聽後重點整理,一本是歸納、組織過後用,而他的第三本筆記本裡,滿滿的都是點子、對策、方法與作法。

老話一句,要不要抄筆記看個人,但拿來交差用的話,那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交差,跟抄不抄筆記沒有太大關係。學習的方式跟學習的態度非為等號,可有相對關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