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我的回答很誠實:針對考題、完全考試取向去準備。必須有計劃、重策略、講效率。
或許很多人會說,學習語言應該要自然而快樂地學習啊,沒錯,但別忘了,平常學語言跟準備考試是兩回事。前者你可以快樂自在,但是準備語言考試,就完全是不同的目標了。
對於不同的目標,我的習慣是,先搞清楚:為什麼我要考這一個試?我打算考到什麼水平?想清楚了,就開始精密地展開實戰計劃。我是這樣,如果不做就不做,如果打算要做,就認真做,有效率、有步驟地做。
1. 先看考題:
就像要射擊之前,總要看清靶子的長相跟位置。我會先去看歷屆考題在考什麼東西?然後去決定怎麼準備。語言考試,不管是哪一個語言哪一個考試,基本上只有兩個大主題:聽說、讀寫。所以接下來的所有準備都是圍繞著這兩個主題去展開的。
2. 看了考題後,自己去挑選購買,跟考題類似的教材,天天做練習:
語言這一種東西很奇怪,就像健身,天天練肌肉,每一天練一點,比最後一星期狂操猛練,效果來得好。
要打靶,卻小氣巴拉買根橡皮筋,那肯定不行。我在準備語言考試時,一定瀏覽並嚴格挑選教材:看內容大綱,看版面設計,練習題一定要舒適悅目,印刷精美才下手。千萬別省買教材跟工具書的錢,用影印之類的紙張,很容易兩眼渙散無神中途放棄。
3. 圈定範圍,計算時間:
手上有多少練習題?距離考試還有多少時間?每一天怎麼平均分配聽說跟讀寫?把該達到的目標限定好,圈出來。
大目標變成小目標,心理壓力也會變得比較小,感覺好實現多了。我每一天規定自己做完一個練習題,還會自己打一個很大的紅勾勾,一整個很幼稚,可是也很滿足。
就這樣一步步完成目標,就像打電玩通關蹬蹬蹬一樣,慢慢就上來囉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